很多人都自以为潇洒,果真如此么?在自称潇洒的人群里,十个潇洒九个假。良好的心态,对于生活质量是不可或缺的。有人说,我潇洒,我不用调整心态。是真潇洒呢?还是假潇洒?可要想想清楚的。真正的潇洒,乃人类的奢侈品。
家里缺吃少穿,为着生存而奋斗的农民,他们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潇洒的。城里的人也很辛苦,他们往往在忙碌的圈子里疲于奔命,连忙中偷闲都偷不成,何谈潇洒呢?当官的也常常潇洒不起来,他们为了保住乌纱帽,小心翼翼,树叶落下也怕砸了脑袋,还哪里有什么潇洒?独来独往的艺人们,他们也许很潇洒,可那不断爆出的绯闻,也够你喝一壶,再喝一壶,直喝得你心烦意乱……
潇洒,不是灯红酒绿、觥筹交错、夜夜笙歌。不是避开应尽的责任而我行我素。不是游戏人生,不是私欲的享乐和放纵。真正的潇洒是灵与肉的共同解放,是精神田园的多彩与欢愉,是超越双向思维的多维思考,是进退有度,有张有弛,圆圆融融。
与潇洒相似,“清高”也是人类的奢侈品。清高,需要自身具备不同寻常的条件,那些为生活奔波的芸芸众生,他们纵然是想清高,又怎么样?能清高的起来么?
如果沿着历史的长河追溯,看看我们的数不清的先人里,有几个清高者。诸葛孔明,隐居于卧龙岗,一个散淡的人,不可谓不清高。却因“三顾”而出山,做了军师,再也难以清高了。陶渊明是清高的,他不为五斗米折腰,采菊于东篱下,李白是清高的,有诗句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为证。此外,还有谁人可以称得起清高呢?
清高的人,他不上论坛,他不屑那里的鸡鸣、鹅吟与犬吠。他不喜欢听那些虫泣、蛙叫与蝉声。或许,他偶尔光顾论坛,留下一篇文字,他不互动,不回复,不争论。而这篇文字足够那些求知的人们研读三年或五载。
当然,在论坛上时常会有小清高的人出现,他不媚书本,不媚圈子,不媚权威,表现的特立独行,有一点点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气魄。可是这样的清高毕竟是小小的,距离“准清高”与真正的清高相距甚远。
评论